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让农业变成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变成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变成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杭州全球企业家论坛贯彻这一战略,举办分论坛乡村振兴峰会,齐聚农业领域专家、高校教授、相关企业董事长,10多位嘉宾登台演讲致辞,为现场企业家提供了一场学术大盛会。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尹成杰致词
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蔡章生致词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崇德致词
浙江省乡村振兴大讲坛开讲仪式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员党委书记黄燕书记
介绍浙江省乡村振兴大讲堂的相关情况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乡村振兴专委会中国创业农村美丽乡村联盟联合发起浙江省乡村振兴大讲堂,凝集全国的行业专家,知名学者,产业新锐等各界力量,形成强大的讲师团,通过理论研讨行为演讲集中培训,技术指导、产品开发等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土地制度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景区村建设;电子商务与乡村振兴,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等等主题分享和产业指导,推动浙江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振兴乡村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三农服务队伍,为新时期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提供更多的管理及人才,为新型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治理支持和服务,为推动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浙江大学原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创美智库总顾问夏英武致辞
领导嘉宾为浙江省乡村振兴大讲堂的主讲专家颁发证书
浙江大学教授、湖州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院长、著名乡村振兴产业规划专家严力蛟教授做《乡村振兴是美丽乡村的延续和提升》主题演讲
乡村振兴它是系统工程,实际上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乡村振兴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乡村振兴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遵循,我们牢牢抓住这个机遇。
乡村振兴是任重而道远的事业,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努力,我想我们的乡村要让城里人更向往,我们的资源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由原来的农村向城市流动变成由城市向农村流动,乡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著名旅游文化专家 徐日辉做《文化振兴与全域旅游》主题演讲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支撑,是人类特有的禀赋,全域旅游离不开文化复兴。全域旅游把过去单一的东西合成在一起,把每一个点整合起来,把有效资源整合起来,这样的话使每一个点得到最高的发挥,使经济活动包括与此相关系统统一起来,
文化是光明的,但是需要维护。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文化有光明的一面,也有不太光明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去维护它。文化是符号,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与各个时代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息息相关。我们古代讲,仁义礼智信,包括宗教等。以孝文化为例,现在许多地方大力宣传,一个这样对于构建社会幸福家庭、和谐家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浙江大学农创双创导师、教授、中国创美智库执行会长、浙江省乡村振兴产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张彬做《文化振兴与全域旅游》主题演讲
乡村振兴如何来做?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讲话中都说到,乡村振兴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引领,科技的引领需要科技产业的孵化,通过我们的产业技术的引领,产业的孵化,农业科技园的实验示范才能进一步推动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万亩特色乡村“强、美、富”乡村发展,做到产业融合,乡村政治和产业对接,这也是我们专家团队这几年来归纳总结一个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我们简单把归纳为三维、四步伐。
就是从三维角度,把农业打造成具有世界创新科技的文化高地和新型农业产业链的模板和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形成新兴产业聚集区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最终实现创建强、美、富大花园特色乡村。四步走创新发展,率先建成农业农村、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形成农业智慧装备研发技术标准创建创新,区块链技术服务、大数据技术应用、健康安全农产品检测体系、精确智能溯源、智能物流等完整新型农业产业链整体达到欧盟水平。
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岳晓兰做《品控溯源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演讲
其实产业要发展离不开品牌,因为只有品牌发展了才能更好带动产业的发展,在农业这块可能需要关注是两个品牌类型。一个就是区域公用品牌,还有企业品牌。当前基本上绝大多数知名农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类似于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借助这个区域公用品牌基础上发展出很多的农业品牌。现在也有很多的一些企业品牌打造成名,农业本身有区域化。同样今年也是农业的质量年,我们要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把品牌树起来,把产业强起来。
杭州颐居草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叶峰演讲
浙江中拓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孙硕庭演讲
杭州嘉豪铭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孝雅演讲
神行旅游集团董事长张神贤演讲《乡村旅游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