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2 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走访调研大企业工作组来到我国钢结构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我国首个钢结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我国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学习。在集团副总裁方鸿强、集团下属企业。
—浙江汉德邦建材公司总经理徐广余等有关同志陪同下,参观考察杭萧钢构展厅、万郡绿建展示中心,赶赴我国规模最大的钢结构绿色建筑保障房项目——“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实地观摩,观看杭萧钢构宣传片并进行座谈交流。所见所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杭萧钢构创业历程、成长故事、创新生态,特别是一家1985 年 5 月创办的萧山县长山金属钣厂,至今发展成现代化先进制造与建造的绿色钢结构建筑世界级大企业,令人震撼,让人骄傲。杭萧钢构的创业故事是本科技书,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我们从中选择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坚持不懈技术创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杭萧钢构致力于钢结构建筑 30 余年,技术探索 30 余年。集聚了来自海内外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和本科在内的 400 余位高素质人才组成的优秀设计研发团队,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著名院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可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20 亿,上百万平米的工程实践。先后参编和主编了包括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在内的 50 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及规程规范;先后获得包括鲁班奖、詹天佑奖和中国钢结构金奖等在内行业优质工程荣誉 100 多项;拥有包括“钢结构住宅”发明专利在内的 400 余项国家专利成果,技术成果涵盖了钢结构体系、钢结构梁柱节点、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预制装配式内墙和外墙板、防腐及防火技术,以及各类施工工法等方面。先后通过 60 多项系统权威的试验与检测;先后承担完成包括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科技项目在内几十项国家科研课题研究,目前“十四五”规划科技项目已启动,为中国建筑业转型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 在我国首家建立了“集建筑工程设计与研发、钢结构产品制造、绿色建材生产与建筑部品集成、建筑施工与工程管理、钢结构住宅开发、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电商于一体”的“产、融、网”钢结构绿色建筑全产业链企业。截止 2020 年 12 月 31 日,杭萧钢构已拥有 13 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分布在全国 21 个省、2 个直辖市(重庆和天津),以及 4 个自治区(新疆、内蒙、宁夏和广西)的 110 家战略合作参股合资企业。生产规模居行业之首。杭萧钢构凭借创新的技术、精湛的工艺、过硬的产品、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成为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和新型建筑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领军企业。
二、打造“互联网+绿色建筑”产业与资源集聚平台,发展“链主”“龙头”驱动优势。
杭萧钢构围绕“建造活动绿色化、建造方式工业化、建造手段数智化、建造管理集约化、建造过程社会化、建筑品质现代化”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2020 年 8 月,杭萧钢构与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共同成立“绿 色智能建筑工业化互联网联合实验室”;2020 年 10 月,杭萧钢构又发布了“绿色装配式建筑研发创新、智能制造及数智化管理示范基地项目”的定增预案,聚焦绿色智能建筑工业化互联网发展方向,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 5G 通信技术等,结合 30 多年钢结构建筑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施工经验, 建立集设计、制造、施工、运维为一体的数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智能制造”,向“智能建造”迈进。杭萧钢构旗下成立万郡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 23 万方“万郡绿建展示中心”。这个产品展示中心作为线下场景,呼应万郡绿建线上平台,形成B2B 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的互动闭环。万郡绿建是杭萧钢构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转型升级新平台。2019 年 1 月至 9月,万郡绿建展示中心签约合同数量 1141 个,合同金额 2.76 亿元;线上销售订单 1131 个,合同金额 4.97 亿元。电商平台员工人数超过 900 人,技术人员 100 多名。线下展示中心可容纳 1 万余家供应商。供方可对产品、技术和品牌进行 360 度全方位展示、宣传与推广,需方可体验到沉浸式的选型选样,获得一站式的采购解决方案。中心有数千家企业陆续签约入驻。集聚 100 多个产业和行业,形成强大产业链。杭萧钢构作为钢结构建筑“链主”、行业龙头和系统集成商主,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能够更好地带动产业链稳定健康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在创新驱动中,带动培育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输出产业、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国际化经营中,带动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增强企业话语权。聚拢更多资源,营造全产业链共赢生态。
三、发展从横面拓宽到纵向深耕的战略,挖掘双循环市场潜力。
钢铁是我国优势先进产业,我国的钢产量已经连续 24 年世界第一,是真正的钢铁大国,同时如何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已成为普遍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钢结构带着先进装备制造业工现代业化的基因来到建筑业,其“轻、快、好、省”的特性更是彰显了绿色建筑的特征,钢铁业与建筑业之间跨行业的“循环”,藏钢于建筑,藏钢于民,是破解钢铁产能过剩困局的有效途径。近期,国家住建部等 13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 2035 年, “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截至 2020 年底,杭萧钢构不断推动和引领钢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数千个样板工程已覆盖全国 40多个行业,产品和服务已达全世界 60 多个国家或地区。杭萧钢构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为企业愿景,以世界为舞台,以世界一流为目标,以绿色建筑为载体,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企业,让绿色建筑集成服务于全人类。做精做强做大, 为用户提供质优的产品和尽善尽美的服务。杭萧钢构远景是立足中国、走向世界。随着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项目的开业,杭州第一高楼“杭州之门”主体结构封顶,不仅让中国建筑再次展现在世界面前,同时,让“中国建造”走在前例。目前,已建设了德国法兰克福空铁、卡塔尔多哈国际机场、新加坡OUB 办公楼、冰岛雷克雅未克音乐会议中心等一大批项目,产品销往世界各 地。数千个样板工程已覆盖 40 多个行业,遍布德国、冰岛、印度、伊朗、阿曼、伊拉克、安哥拉、南非、巴西、委内瑞拉、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世界 60 多个国家或地区。与格力、海尔、茅台、支付宝、碧桂园、奇瑞汽车和光大银行等我国著名民族企业一起,成为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企业”,是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企业”中唯一的一家建筑类企业,为中国钢结构企业擦亮了“世界级名片”,为“一带一路”建设开辟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新实践,为 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
杭萧钢构是协会牵头发起“100 家特大企业服务联盟”中的成员,我们衷心祝愿杭萧钢构 2021 年在发展数字智能先进制造、打造社会行业共赢生态、做强做大钢结构建筑上下产业链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也希望集团利用产业链高端、产业规模、行业 技术龙头优势,带动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分享行业成功经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