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省中小企业协会召开研究设立“浙江省中小企业产业创新投资母基金框架方案”专题会议(以下简称:产业创投母基金)。会议由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章小克主持,协会领导蔡章生、浙江东方集团产融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小兵、中科院软件中心所属国科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亚明、浙商银行西湖支行王艳行长与创投机构等20余人参加会议。现将主要情况纪要如下:
一、协会设立产业创新投资母基金的必要性
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是全省中小企业的“娘家”。这些年来,协会以产业引领为导向,以项目与资本对接为重点, 以企业、项目、资本、园区“四轮驱动”为目标,打造中国企业好声音、好项目、好资本、好技术“四好平台”。其中较早创建科技创新专委会平台。这次又与中科院软件中心国科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科创大脑平台,打造科创技术转化平台。目前协会已建立32个产业平台,5+3品牌项目,12个100工程。杭州全球企业家论坛“3111工程”,大项目路演活动,上市企业培育、“百亿谷”产业加速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等,这些平台,已具备良好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优势、技术优势,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基础。
设立产业创投母基金,由协会、浙江东方集团产融投资有限公司、中科院软件中心所属国科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浙商银行创投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等联合创建,实行优势互补,科学组合的方式,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搭建技术转化、技术对接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第一,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第二,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第三,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第四,打造技术引进与招商引资服务平台。从而有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 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联的技术转化与应用,助力制造强省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创新的活力。
二、产业创投母基金的基本投向
“产业创投母基金”作为一支由地方政府指导的市场化运营管理的母基金,按照“扎根浙江、辐射全国、联动全球” 的发展思路,遵循“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合规运营、分期募集、滚动发展”的原则,采取“母基金+直投” 的投资策略。以浙江省重点支持的实体产业投资为主,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全链条,重点投向战略新兴产业、新基建以及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等科创关键领域。一是投资重点:投向战略类、技术类、效益类三类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 有一定的人才、技术、项目储备,能够有效引领我省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投资对象: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大创新项目和创新型企业,科创板重点培育企业,以及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创业早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三是投资方向:重点投资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石化、新材料、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现代农业、新药创制、精准医疗等新兴产业领域,以及基于5G的移动互联、大数据行业应用、特色产业智能制造、环境治理、新兴农业集成创新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等;四是投资形式:创投基金采取两种投资形式:定向投资科创技术转化平台推送的大项目和创新型企业。非定向协会培育的“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巨人、隐形冠军、拟上市企业等。
三、产业创投母基金合作建立
按照《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浙江省创 新引领基金运作方案》等有关规定。会上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谋划、达成设立“产业创投母基金”的意见。一是创新合作模式,强化产业创新资金保障。基金由协会、浙江东方集团产融投资有限公司、协会成员单位、金融创投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等关联主体,共同发起设立,各方按照一定出资比例,分阶段资金到位方式落实;二是构建新型合作共赢关系。政府、协会、国资及参与成员单位建立对应的利益联结机制,共享投资收益;三是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管理。在中小企业协会的指导下,委托东方产融作为基金管理人,基金实行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司运作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与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四是扶持投资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以基金投资为纽带,凝聚政府、国资企业、金融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协会等各方力量,赋能企业,培育壮大地方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科技产业发展;五是聚焦产融双栖互动,提升基金扶持产业效能。直接参与推动省科技重点项目建设,发挥链接资源的“桥梁”作用,以产业创新为抓手,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专题研讨会,加速器专委会秘书长兰礼明、科技创新专委会秘书长朱子南、执行副主任金利霞、国科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投行系统等有关同志参加。